近日,“2024浙江文化和旅游年度”十大新闻正式揭晓,由德清牵头制定的《民宿管家国家职业标准》成功入选,标志着我县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、促进新职业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。
作为全国首个专门面向民宿行业服务岗位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,该标准由德清县于2022年启动申报、组织编制,历经两年打磨,最终于2024年正式发布实施。这一标准的出台填补了国内民宿服务职业规范领域的空白,也为全国民宿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范本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民宿管家”这一职业于2023年6月底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,成为18个新职业之一,也是全国首个由县级政府主导申报并成功获批的新职业。
标准聚焦“民宿管家”这一核心服务岗位,明确了其在接待服务、客户管理、文化传播、民宿运营等方面的具体职责,并细化了从初级到高级的技能等级划分。通过系统化培训与职业认定,助力民宿从业人员实现从“门外汉”向“职业人”的转变。
“以前开民宿全靠‘土办法’和老经验,现在有了标准,我们管家也能像大饭店那样持证上岗,心里更有底了。”莫干山一家精品民宿的负责人徐萍感慨地说。她是德清首批参加“民宿管家职业培训班”的从业者,拿到结业证书后,她的民宿在服务细节和客户满意度上都明显提升。
截至目前,全县共有300余名民宿管家分别完成初、中、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,初步形成标准试点成果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标准,把‘民宿’这门看似简单、实则专业的服务业真正做实做好,让更多青年愿意留下来、回得来,在乡村干出一番事业。”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成功入选年度十大新闻,既是对前期探索的肯定,也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。下一步,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推进“民宿管家”持证上岗制度,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,努力构建“有标准、有培训、有评价、有成长”的人才培育闭环。